群老臣,最后他也不得不放弃了。
没办法呀,他实在扛不住一群口才极佳的老头儿在他耳边嗡嗡,吵得他脑仁儿疼。
为了不让自己英年就患上头疼的毛病,皇帝只得点头默许了宰相们的决议。
次日,皇帝便下了旨意,兵部、户部、军械监等有司衙门也都立刻运作起来,调集府兵、筹集粮草等军需物资,忙得不亦乐乎。
因前线吃紧,且战败的消息太过打脸,憋着一肚子火的天朝官员们的办事效率都明显提高,没用多久,三万大军调集完毕。
皇帝选了个黄道吉日,亲自出皇城为大军践行。
祭了旗,萧嗣业率领三万大军,浩浩荡荡的出了京。
因萧嗣业与萧南的堂亲,他出城那日,萧南也领着长顺、阿嫮几个去路边送行。
望着齐刷刷骑马而过的大军。萧南神情凝重,只希望这次能彻底剿灭西突厥。这样身在鄯州的崔幼伯也能安全些。
大军缓缓消失在城门外,前来送行、围观的百姓也开始纷纷散场。
萧南看着人多。担心孩子们的安危,硬是拉着长顺等几个在车厢里等了好一会儿,待外头的人散得差不多了,她才吩咐秦振上路。
长顺自认为是大孩子了,不肯再与母亲、姐姐同座,直接拉着长泰、长宁、长寿三个坐在对面的座位上。
长宁活泼好动,好容易出一趟门,很是兴奋,扒着车窗往外瞧着。
每每看到什么新奇的人或是物。他都会开心的哇哇大叫。
长顺是个好兄长,见长宁这般,便也回身看着窗外,还不时的给弟弟讲解:“这个红头发、蓝眼睛的不是妖怪,而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夷人”其实他也是头一回见这样奇怪的人,当初还是大兄在家的时候给他说起过。
不过,这并不妨碍他将长兄的话再教给弟弟。
长顺很有耐心,只见他唇边含着笑,柔声细气的讲解着。
忽而。他唇边的笑容一窒,眼中闪过一抹奇怪。
萧南正欲阿嫮、阿潇闲聊,眼角的余光瞥到长顺的异常,便随口笑问了句:“长顺。怎么了?可是见到什么熟人了?”
长宁几个没怎么出过门,长顺也比他们好不到哪里。只是小家伙比四胞胎大一些,且平时又是个乖巧、用心的孩子。如今长生不在,萧南见客的时候。偶尔也会把他和四胞胎一起带出来。
所以,长顺倒也见过几个崔家的姻亲、故交。
长顺忙回过头。恭敬的回道:“母亲,儿确实看到一个人,看着有些眼熟,似是阿婆家的十九表兄。”
郑平?郑十九?
萧南眉头轻蹙了下,然后又问:“哦?果是十九郎?”
长顺乖巧的点点小脑袋“儿跟着大兄见过十九表兄几次,应该没有认错!”
萧南哦了一声,摆手让他们继续自己玩儿,自己则陷入了沉思。
唔,这些日子她忙着那件大事,所以也就没有关注郑平的事儿。
刚刚长顺见到了郑十九,也就是他并没有跟着学院去骊山。这、这是不是意味着,她的计划已经成功,而郑平这小子也如她愿的掉到了专门为他挖的坑里?
马车缓缓行驶,车厢里的几个小男孩儿叽叽喳喳的说着,而萧南则眯着眼睛想事情。
增援的大军走了,因着这件大事的发生,京城上空那股诡异的气场似是散去了许多。
至少在普通百姓们看来,京城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、热闹。
但不少权贵却没有这么乐观。
比如苏娘子。
这日,萧南刚刚给崔幼伯写完信,正欲去厨房转转,外头便有小丫鬟通报,说是苏娘子来访。
萧南愣了下,旋即道:“请!”
不多会儿,苏娘子一身清雅的夏装走了进来,见了萧南,忙躬身行礼:“几日不见,齐国夫人安好!”萧南微微欠身,还礼道:“托福,苏娘子安好!”两人寒暄了几句,丫鬟送上了解暑的凉茶。
苏娘子拿帕子抹了抹汗,喝了两口,然后才笑道:“都说夫人这里的凉茶味道好,今日一尝,果然名不虚传呀。”
萧南又笑着说两句‘过奖’。
如此闲聊了一会儿,室内的气氛也差不多了,苏娘子才放下茶盏,低声道:“大慈恩寺要落成了,圣人欲择吉日去寺里上香,平安公主荐了个佛法精湛的高僧,据说是三藏法师的高徒”
萧南眉峰一挑,接口道:“那位高僧可是辩机法师?!”
ps:昨天忙着整理新书大纲,只更了一更,今天继续双更哈。那啥,新书有点儿问题,估计要推后半个月再发布了,到时候还请亲们多多捧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