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城的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冷,皇帝总是临时决定留宿书房还是卧室,太监们于是在两间房里都备好了炭盆,保持温暖如春。
书房里,孟娥研好墨,退后一步,她现在是宫女,再不能悄无声息地站在角落里。
韩孺子拿起笔,沾墨之后却迟迟没有写字,半晌之后,他将笔放下,扭头问道:“义士岛也有江湖恩怨吗?”
韩孺子原打算给杨奉回信,却不知该写些什么。
杨奉正在云梦泽选举江湖盟主,如火如荼,参与的人真不少,连京城的许多豪杰也都动心,纷纷前去露个脸,即使当不上盟主,也要出一把力,联络一下交情。
“当然有,海上的门派比云梦泽还多,半年一小战、三年一大战,肯定是免不了的。”
韩孺子突然笑了,“真是怪事,我为什么总是忘记你就是海上的人呢?我到处寻找平海盗大将,其实你最合适。”
孟娥低头看了一眼身上的宫装,“我当不了大将,不要说大楚,前朝也没有过女将军吧?”
韩孺子只是开个玩笑,但他之前的确忽略了孟娥的价值,于是先将写信之事放下,问道:“海上的‘门派’大致有多少?”
所谓的门派都是一伙伙海盗,韩孺子顺着孟娥说话,没有点明。
“嗯……据说有七十二岛主、三十六洞主,总共一百零八家。”
韩孺子指向桌上的一摞公文,“沿海将领送来的公文也是这么说的,还说以七岛三洞为尊,实力与地位高于其它各家,里面就有义士岛,但最强的一家是……是座仙山。”
“蓬莱岛。”孟娥冷笑一声,“都是胡说八道,各家门派互相打来打去,每隔几个月,总有几家被灭掉,同时又会兴起那么几伙,彼此吞灭、强大之后自立为王更是常有的事。海上门派多的时候上百家,少的时候二三十家,根本没有固定的一百零八家,义士岛地位高,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存在得比较久。不过大家聚会的时候,总是准备一百零八张椅子,反正大小头目多得是,临时坐上去凑数就行。”
“那蓬莱岛是真是假?”
“有真有假。说它真,总有人声称自己到过蓬莱岛,甚至还有人声称自己奉蓬莱岛之命统领海上所有门派,不服从者就将如何如何。说它假——那些自称者非死即逃,可是从来没见蓬蓬岛上的船队出来报仇。”
韩孺子大笑。
“奇怪的是,即使这样,许多人仍然坚信有一个强大的蓬莱岛躲在远海,时机不到不肯现身,我们义士岛曾经派人出去寻找过,迄今还没有一个人活着回来,不知是死在了海上,还是被蓬莱岛留下了。”
韩孺子笑着摇头,突然收起笑容,“跟望气者淳于枭有点像,人人都说见过他,从他那里学到了诡辩游说之术,还有人自称就是他,可是抓到之后却都不是。”
杨奉顽固地相信淳于枭真实存在,韩孺子感到难以理解。
他叹了口气,又问道:“假若你是大将,会如何剿灭海上各派?”
“我会通风报信,让他们能逃则逃、能藏则藏,不要与官兵对抗。”
韩孺子一愣,随后又笑了,想起自己为什么一直没向孟娥咨询东海的情况了,她是义士岛陈齐后人,对大楚没有效忠之意。
外面有人敲门,孟娥去开门,来者是名太监,没有进屋,躬身将一封信函交给孟娥。
信是景耀写来的,他正在回京的路上,提前派人将信送至京城,内容极其简单,只有一个名字:黄普公。
一般人看不懂此信的含义,韩孺子立刻就明白了,虽然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个名字。
“燕朋师果然冒领他人之功。”韩孺子放下信,虽在意料之中,却感到失望,“真是奇怪,这位黄普公为何不肯上书说明真相呢?”
更多的细节要等景耀回来才能知道,韩孺子又叹息一声,对孟娥说:“对皇帝来说,最难的就是选人,以天下之大,皇帝能见到的人寥寥无几,就在这些人当中,又有诸多的虚假,好不容易看中两三人,他们却未必愿意为朝廷效力。”
孟娥跟着思考,没有回答。
韩孺子又问道:“有人千方百计想要加官晋爵,有人却弃官爵如弊屣,我真有些糊涂了,为什么有人不愿为朝廷做事?”
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回答,孟娥的回答未必最准确,却最直接,“因为有人也想当皇帝,如果这是乱世,他们都是陛下的敌人,可惜大楚没乱到那个地步,他们没有机会争夺天下,宁愿退隐,也不愿屈居人下。”
“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’,终究只是一个梦想。”
 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