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的意思不能不听。
而内阁辅臣的位置也是不可能放弃的。
于是思前想后下,即便再不甘心,陆完也只能上疏请求辞去吏部尚书一职。
陆完的决定原本就是朱宸濠的意思,他当然不会不同意。
所以他很快就在奏疏上做出了同意的批示。
“传旨。”
朱宸濠批注完毕后,立即对刘泉说道:
“准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陆完,??辞去吏部尚书一职。”
等老太监赶紧记下后,他又继续道:
“调兵部尚书王纶为吏部尚书;
召南京兵部尚书乔宇进京,任兵部尚书;
升兵部右侍郎杨廷仪为南京兵部尚书;
另,命吏部右侍郎王守仁兼任大明皇家陆军军官学院院长一职;
令翰林院侍讲严嵩任陆军军官学院副院长。”
朱宸濠不断暗示陆完不要再占着吏部这个茅坑不拉屎,就是想换一个人来把吏部的工作担起来,好让王守仁可以腾出手来。
因为在朱宸濠的心中,那个军校校长一职,只能是非王大圣人莫属。
一来自是由于王守仁在军事上能力出众,让他担任这个院长,对学生来说当然再好不过。
二嘛,像军事院校这样对未来军队影响极大的要害部门,当然得把握在自己的手上才能真正放心。
王大圣人正是朱宸濠最信任的人之一,不让这位去他还能找谁?
另外,他让严嵩去当副院长也很好理解。
因为这家伙原本就是军官学院的前身——将校培训班的负责人。
而且纵观整个大明,能懂得燧发枪各种阵型和战术,以及燧发枪跟火炮、骑兵如何配合作战的,恐怕也就他自己和严嵩两个而已。
可朱宸濠又不想学“优势在我”的常凯申,既然他不去当这个校长,也就只能辛苦严嵩了。
而他调王纶去吏部,除了清楚对方的能力外,也还有一个小心思在里面。
王守仁现在不正占着吏部右侍郎的位置么,而这南北二王以前原本也是至交好友,可后来却因王纶贪生怕死,没有像孙燧等人那样抗争到底,才使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裂痕。
要知道王纶在宁王起兵时投靠对方,可跟朱宸濠入主两京后再表示臣服的性质完全不一样。
王纶的选择,在那些儒生看来,就跟附逆投贼没两样。
但朱宸濠当上皇帝后再服软,则就可以看作是在报效国家了。
反正就是找个借口而已。
就跟关羽投降曹操时,说的什么降汉不降曹差不多。
嘴上说得再好听,最后还不是要给人家打工。
所以朱宸濠让王纶去吏部,其实也是有意让二王多一些相处的时间,以便让俩人借机修复彼此之间受损的关系。
对于此事,朱宸濠也就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。
至于结果如何,他也说不好。
总之,期望能往好的方向发展吧。
除此之外,朱宸濠还能借着这次人事调动的机会,把杨廷和的得力助手,亲弟弟杨廷仪给弄到南京去。
朱宸濠这样做,杨廷和还不好说什么。
毕竟这是在给杨廷仪升官嘛,他这个当哥哥的又有啥理由来阻止呢?